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延迟开学不停学”,各级各类学校均紧急采用在线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的事项要求》,均对在线教学提出了“实质等效”的要求。在线教学“实质等效”,就是要求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疫情背景下,“实质等效”对分院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遇到了不少挑战,分院全体党员师生齐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管理在线教学,保障在线教学保质量。
一、疫情背景下分院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遇到的挑战
1、分散办公、教学,工作效率受影响
分院在校生1251人,专任教师数56人,师生规模大;而分院教学线人员较少。组织这么多师生同时开展在线教学,遇到很多困难。一是教学管理与服务人员在家分散办公,受时空条件限制,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协调性差,也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师生分散在家教与学,相较于校内集中教学,各项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不仅效率低,效果也难保证。三是在线组织管理教学,听取教师、学生意见难,不能有效了解教学实际需求,不能快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涉及岗位多,综合协调不便
在线教学需要教务、学工等各岗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疫情情况下,协调教务岗位的统筹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运行服务和教学安排、学工岗位的学生组织等等,分散居家办公背景下,难度较大。
3、课程类型多,统筹管理兼顾难
分院有3个专业、3个教研室,除了专业课,还有公外课、其他选修课;除了本校教师,还有校外兼职教师、乃至外教;分院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还有来自国外以及已经回国的留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课程类型都不一样,不同类型课程的信息化基础和教学特点也不一样,如何在确保教学质量前提下,合理确定课程在线教学开展实施,统筹兼顾比较难。
4、缺资源缺技术,教师备课困难多
按照在线教学课程“应开尽开”、全覆盖的要求,教师应急备课遇到很多困难。一是很多教师开课前拿不到新教材,无法制作学期授课计划和相应教学课件;二是很多在线教学技术技能缺乏,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从未有过在线教学经历,畏难情绪大、心理压力重;三是在线教学资源与教师授课课程匹配度不高,教师自行录制视频又受到时间、技术等限制。
二、分院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应对措施
疫情背景下,分院全体党员师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针对性加强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办法,有效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1、确定在线教学总目标,制定组织与实施办法
疫情背景下,分院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直播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确定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延迟开学不停学”,确保教育教学进度与质量的总目标。
根据在线教学总目标,分院制定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办法。通过全民动员,实现在线教学全面覆盖;通过分级分类,实现在线课程区别对待;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实现实质等效目标。
2、成立在线教学工作组,统筹落实分院在线教学工作
为了保证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分院成立在线教学工作小组,统筹落实在线教学工作。在线教学工作小组职责,一是负责制定在线教学实施计划和实施工作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二是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指导专业、教师全面做好在线教学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在籍学生(含二次社会扩招学生)能够在家完成规定的在线学习任务;三是切实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质量有保障。
3、加强“两线”技术指导,制作在线教学“指南”
两线分别是教师线、学生线。分院专门制定操作性很强的在线教学“指南”,分别对教师、学生在线教学的教与学进行技术指导。教师在线教学“指南”包括疫情期间教师在线教学的主要任务、在线教学实施形式、在线教学平台、工具与课程资源选择、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准备指导、在线教学实施、在线学习材料归档、成绩评定与教学反思等方面。学生在线教学“指南”包括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的形式、平台及工具、在线教学开课前同学们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在线学习相应成绩的评定、在线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反馈,等等。
4、“三线”跟踪反馈,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实施
分院督导线通过在线听课等形式,深入在线教学课堂,掌握一手情况;教学管理线通过问卷调查、在线反馈等多种形式,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学工部门线通过在线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通过“三线”跟踪反馈,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实施。
通过党员师生共同努力,分院在线课程开课率100%,实行率100%,学生总体满意率较高,实现了学校提出的“实质等效”目标。
下一阶段,分院将及时总结在线教学工作,做好阶段性过程总结和疫情结束后的在线教学总结,调查、反馈在线教学效果,为师生返校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做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