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隐藏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主隐藏栏目  专业建设


我院应用英语专业召开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可行性论证会
【日期:2011/04/22】【 阅读:5497】【关闭
 

   3月25日下午,应用英语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可行性论证会在16C5召开,会议由应用英语专业群主任夏宁满主持。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维平、党委书记陆灵荣、副院长董静、外事办副主任王联晓、学院办公室主任孔庆宇出席会议,应用英语专业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大会。

   

    学院各领导就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与希望,并对应用英语专业获批成为省级特色专业表达了祝贺。

   

    会上,夏宁满作了题为《以创建省级特色专业为契机 深化专业品牌和内涵建设》的建设规划可行性论证报告。他指出,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我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应用英语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技术路线方面,夏主任指出,应用英语专业须实施“三方联动、模块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包括商务英语听说类课程、商务英语翻译类项目课程、行业外贸英语课程在内的“专业链”的高职应用英语课程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师资团队,鼓励专任教师成为“企业培训师”,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引进一线业务精英、邀请典型创业者为我院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专兼职教师结对互助机制;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成立宁波市翻译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创新基于工学结合的“TT+NET”教学模式,实现“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构建由职业资格证书、项目操作训练、技能竞赛、企业实践与实习等组成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听课制度,公开课评议、说课交流常态化,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设立教学质量奖。

    此后,他就2011至2014年的三阶段项目建设进度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强调指出特色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技能培养模式构建、社会服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具体建设要求及预期的量化成果。同时在这三年里,将出台包括《应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规范要求》在内的32个制度,以保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后,夏主任就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难点、突破点进行了独到深入的分析,指出工作的突破口在于第一个年度建成宁波翻译基地、2-3家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针对20家大企业进行社会服务。

    会上,各位专任教师在听取报告的基础上,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论证会在老师们愉快、祥和的讨论中画上圆满的句号,此次论证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应用英语专业省级特色建设的启动。